从鸡排哥火爆,告诉你什么是情绪经济?

2025-10-29 09:39:58    

 文/刘畅 朱新月

在当今物质丰盈的时代,消费者不再仅仅满足于产品的实用功能,而是愈发追求情感共鸣与精神满足。江西景德镇的“鸡排哥”李俊永,凭借其独特的经营方式火爆网络,成为现象级人物。他的成功不仅源于炸鸡排的美味,更在于他为顾客提供的“情绪价值”。

一、为什么成千上万的小摊主,鸡排哥火出了圈?

街头小吃摊遍布城市角落,为何唯独“鸡排哥”脱颖而出?答案在于他打破了传统小摊主“只卖产品”的局限,将服务升华为一种情感体验。

1,鸡排哥的摊位充满人情味。他不仅动作麻利地翻炸鸡排,还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与顾客互动:“美味即将到来”“如果你的塑料袋被风吹走,我将不会承认收了你的钱”。这些看似随意的调侃,实则拉近了与顾客的距离,将枯燥的排队等待转化为轻松愉快的社交场景。

2.鸡排哥的经营细节充满温情。他坚持“卖给学生便宜1元”,“下午四点半后让学生先买”,这些规则虽小,却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怀,传递出朴素的善意。这种真诚打动了无数网友,使他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。

3.鸡排哥的成功离不开他对工作的热爱与坚持。他说:“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,就认认真真做下去。”这种敬业精神感染了顾客,也让他的摊位成为一座城市的情感地标。

二、新一代生意人不仅要卖产品,还要卖情绪价值

在情绪经济时代,产品的功能属性逐渐被情感属性所取代。鸡排哥的成功证明,消费者购买的除了商品本身,更包括一种情感体验。

1.情绪价值是差异化竞争的核心

鸡排哥的炸鸡排并无特殊配方,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他为顾客提供的“快乐服务”。网友评价道:“6元的鸡排,60元的服务,600元的情绪价值。”这种高性价比的情感体验,让他在同质化严重的小吃市场中脱颖而出。

2.情绪价值增强用户黏性

鸡排哥的顾客不仅是消费者,更是情感的参与者。他的真诚、幽默与关怀,让顾客感受到被尊重与被理解,从而建立起牢固的情感连接。这种连接不仅促成了复购行为,还激发了顾客的自发传播,形成口碑效应。

3.情绪价值提升品牌溢价

当产品被赋予情感内涵时,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会降低。鸡排哥的炸鸡排虽然价格亲民,但其提供的情绪价值却让顾客觉得“物超所值”。这种心理满足感,成为品牌溢价的重要来源。

三、做好产品是基础,点燃消费者情绪是核心

尽管情绪价值至关重要,但产品本身的质量仍是不可忽视的基础。鸡排哥的成功,恰恰在于他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,巧妙点燃了消费者的情绪。

1.产品是情感的载体

鸡排哥对炸鸡排的制作一丝不苟,他说:“炸不到位,我将无法原谅我自己”,“你的口味才是我的标准”,这种对品质的执着,让顾客感受到他的用心,从而建立起信任感,产品成为传递情感的媒介。

2.情绪是消费的催化剂

在物质过剩的今天,消费者更愿意为能引发情感共鸣的产品买单。“你可以亏待全世界,但是你不能亏待了自己的肚子”,鸡排哥的幽默互动、温情规则,让顾客在消费过程中获得快乐与满足。这种情绪体验,成为推动消费决策的关键因素。

3.情感与品质的良性循环

鸡排哥通过情感服务吸引顾客,再以优质产品留住顾客。他说:“留住一位顾客很难,但失去就在分分钟。”这种对产品与服务的双重重视,形成了良性循环,使他的摊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。

四、上瘾是暴利的基础,情绪是市场的信心

情绪经济的另一重要特征,是它能激发消费者的“情感依赖”,让顾客产生上瘾的感觉,进而形成持续消费的动力。

1.情绪体验让人“上瘾”

鸡排哥的顾客不仅为了吃鸡排而来,更是为了享受他带来的快乐。这种积极情绪体验,让顾客产生心理依赖,形成“复购习惯”。正如鸡排哥所说:“其实不在于我们吃什么,而在于我们的心情,只要开心,什么都是好吃的。”

2.情绪是市场的信心源泉

鸡排哥的火爆,不仅带动了个人生意,还为当地文旅产业注入活力。今年十一假期,他为景德镇带来了同比上升40%的游客订单,被授予“景德镇文旅推介官”称号,成为城市形象的代言人。这种由个人情感辐射至区域经济的现象,彰显了情绪经济对市场信心的提振作用。

3.情绪经济是未来的趋势

随着社会节奏加快,人们的情感需求日益凸显。鸡排哥的成功,为无数中小商家提供了启示:在追求产品品质的同时,更要关注消费者的情感需求。只有将产品与情绪完美结合,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
结语:谁点燃了顾客的情绪,谁就抓住了客户的心

鸡排哥的故事,是情绪经济时代的一个缩影。他用自己的真诚、幽默与坚持,将一份普通的炸鸡排升华为一种情感体验,让顾客在消费中获得快乐与满足。他的成功告诉我们:在物质丰盈的今天,情绪价值已成为市场竞争的新维度。无论是街头小摊还是大型企业,只有真正关注消费者的情感需求,才能赢得市场与人心。

正如鸡排哥所说:“幸福没有定义,自己内心感受是怎样的,幸福就是怎样的。”在情绪经济的浪潮中,谁能点燃消费者的情感,谁就能掌握市场的未来。

(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)

     作者简介:

     刘畅,北京博士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经理

     朱新月,《企业管理》杂志、《企业家》杂志 特约撰稿人





国际时报网版权所有